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全球制造業正經歷轉型期,對于激光產業而言充滿機遇與挑戰。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3月慕尼黑上海光博會上主打"智能制造"概念,為此OFweek激光網編輯獨家專訪了蘇州華工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成英先生,共同探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產業發展趨勢。(蘇州華工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是華工激光進軍自動化領域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以下為文字實錄:
本次光博會上,華工激光重點展示了哪些產品?能否簡單介紹下其性能和應用?
秦成英:本次光博會中,華工激光重點展示了激光產業鏈上中下游自動化加工設備。一方面從激光應用入手,集中展示了激光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另一方面,我們還展示了智能制造的全套解決方案。通過10多臺專業激光設備,展現了整個電子制造行業生產制造的全過程,集中體現了激光技術在電子智能制造中的應用與優勢。
我們都知道,目前國內制造業正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對于激光產業將起到進一步促進作用。而華工激光設備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我們可以提供整套解決方案,更有利于智能化集成及大規模生產;另一方面則是自動化,華工激光具備多年的裝備制造經驗,自動化方面優勢明顯。而在應用方面,目前華工激光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及電子制造領域。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有很多創新都來源于激光技術的應用。
年初,華工激光帶頭研發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其中華工激光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怎樣的突破?
秦成英:由華工激光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神龍汽車、江淮汽車、長城汽車、上汽通用、江鈴汽車、中航精機、凌云股份、武漢法利萊等多家單位共同自主研發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實現汽車制造領域中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國產化,打破國外在此領域40多年的壟斷歷史,彰顯了華工激光在汽車制造激光智能焊接、切割領域的絕對話語權,標志著我國在汽車制造領域激光先進制造技術的重大突破。
該項目歷經12年技術攻關,在全球汽車制造技術史上實現5個首創,多項關鍵技術創新,其中多個技術參數超越國際標準,共獲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39項,軟件著作權2項,形成地方和企業標準3項。其典型裝備之汽車白車身智能激光焊接生產線,可滿足不同車型混線生產,白車身快速定位、激光釬焊、焊接與搬運工業機器人應用等技術融為一體,平均一分鐘可焊接完成一部車,較之傳統的點焊,速度提升30%以上,工藝成本降低40%,車身剛度提高30%。
華工激光經過多年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并成功實現產業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自此,為汽車制造領域高端制造提供了新選擇,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制造的水平。
據了解,本次光博會華工激光主要以"智能制造"為主題,為什么會強調這樣一個概念?您認為激光技術在智能制造領域將會發揮怎樣的作用?
秦成英: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發展智能制造,其中"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是兩大重要戰略規劃。華工激光"智能制造"的理念也是誕生于這樣的大背景下。目前我們主要以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品服務為經營理念。如何讓激光與各個應用相結合,如何為終端創造更多價值,這也是華工激光下一步戰略布局的重要方向。
我認為,在未來智能制造領域,激光設備將成為關鍵組成部分。首先,激光加工已經經過了長期應用驗證,相對于傳統加工方式優勢明顯。另外,激光設備可實現自動化及柔性化加工,更容易融入到大規模工業生產制造中,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
國內企業做比較單一的激光設備,主要是面向于某些領域的解決方案,而國外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會做一些智能工廠和鈑金工廠這樣的概念,需要更多與其他智能化設備的結合。國內目前這方面做得如何?
秦成英:目前國內工業及制造業正在從3.0向4.0邁進,各種智能化解決方案正在逐步完善。這一點從華工激光的發展歷程中也能清晰的體現出來,目前我們正從自動化向智能化方向過渡。
經過四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應用工藝開發,華工激光打造了很多單一工作站、技術單元或產線。通過不斷完善各單元技術,并開發關聯性應用領域,我們很容易將單元技術整合成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并不斷引入機器人、機器視覺等自動化技術,為下一步的智能化做好準備。
而在智能化方面,華工激光也早有布局。目前,我們通過建立云平臺,將自動化單元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更加高效智能的生產與制造。例如,華工激光正積極與客戶合作,利用云平臺在全國范圍內打造專業食品安全或汽車零部件關鍵信息等查詢平臺,實現對關鍵領域產品質量及安全性進行跟蹤追溯分析。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云平臺對市場需求進行分析,實現按需分配智能化生產。未來華工激光希望建立完整的智能工廠,踐行國家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為客戶帶來更多價值!
日前,楚天激光和團結激光正式合并。華工激光此次為何沒有參與其中?您認為該事件將會對國內激光產業將帶來哪些影響?如何看待國內激光企業的上市及重組現象?
秦成英:應該來說激光行業的整合并購是很普遍的,在發展歷程中,華工激光也進行了很多整合。可以說,在整合并購方面華工激光一直走在行業前頭。
2000年在華工科技上市之初,華工激光先后全資收購澳大利亞Farley Laserlab公司,并在武漢建立了"武漢法利萊切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與德國托希公司合作在武漢建立激光焊接金剛石鋸片出口生產基地;與日本富士電機和米亞基公司合作生產高品質的半導體泵浦固體激光設備等。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激光行業發展,在整個行業上中下游、元器件、激光器、芯片等領域積極整合資源,打造成為國內最大的激光設備集成商。
目前華工激光在激光產業鏈布局已經非常完善。在激光器領域,武漢華日精密激光有限責任公司專注于固體激光器開發,而武漢銳科光纖激光器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側重于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研發制造。在下游應用方面,我們在滄州建立了華工森茂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管材切割加工;通過與武鋼合資建立武漢武鋼華工激光大型裝備有限公司,專注于鋼鐵領域激光加工應用;為了推動自動化方向發展,我們設立了蘇州華工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除此之外,華工激光還有很多布局。我們的目的就是更好的貼近用戶,提供更加專業完善的解決方案。
經過多年的布局和發展,華工激光產業鏈雛形已經形成,未來我們也將持續關注產業內并購機會,打造完備的激光產業生態鏈!
激光產業的發展在于應用端的不斷開發,目前華工激光重點關注的應用領域有哪些?在自動化及智能化方面有哪些新的進展和規劃?
秦成英:未來華工激光將重點著眼應用領域開發,在整個汽車應用領域做深做專,特別是在白車身方面,推動汽車焊接領域的國產化進程;在大型裝備應用方面,實現與自動化高度結合;在精密微細加工方面,提供全產業鏈解決方案,擴大激光應用范圍;在直接半導體方面,推進模具修復焊接等應用方向;另外在新興市場,如3D打印等方面,積極布局,開發新應用。
華工激光正通過不斷技術積累,在器件、裝備及應用等方面持續創新,致力于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提供激光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